我国科学家在西藏发现世界最小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魏梦佳)蜥脚类恐龙通常身形庞大,国科有很长的学家西藏蜥脚颈和尾,粗壮的发现AG超玩会入口四肢支撑着如酒桶般的身躯。而在西藏昌都市冻多村,世界石我国科学家新发现了一批侏罗纪中期的类恐龙足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其足迹尺寸最小仅8.8厘米。迹化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科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人员组成的学家西藏蜥脚科研团队10日发布此项新发现,并称这是发现目前已知世界最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一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世界石
小型蜥脚类恐龙复原图。迹化(受访者供图)
恐龙研究专家、国科AG超玩会入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学家西藏蜥脚昌都所在的发现侏罗纪地层最大厚度超4800米,产出了大量恐龙足迹化石。2023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人员在此开展化石遗迹调查时,意外发现疑似爬行动物脚印的岩石石壁,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展开合作。
考察队在冻多村发现了两个足迹点。其中一处遗迹化石是尺寸较小、孤立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大小从8.8厘米到15.5厘米不等,可能由6只以上恐龙留下。
在西藏昌都市冻多村发现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与3D图像。(受访者供图)
“这么微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相当罕见。”邢立达说,韩国的白垩纪地层曾有过12.2厘米的足迹记录,我国内蒙古白垩纪早期地层也记录过11.5至13厘米的足迹,此次的新发现是目前已知最小的蜥脚类足迹,造迹者体长估计2至3米。
据了解,蜥脚类恐龙的成年个体与幼年个体有着巨大的体型差异,二三十米长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其幼龙刚破壳而出时体长还不到半米。
另有一处遗迹化石是由3个连续的、长度平均约42厘米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构成的一条行迹。研究人员判断其为实雷龙的足迹。这种中型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能达6米。
发现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的岩石石壁。(受访者供图)
此外,发现恐龙遗迹化石的地层距今约1.7亿至1.6亿年前。一些化石遗迹表明这里曾是浅水环境。丰沛的水资源吸引了恐龙活动,从而留下了足迹化石。
“这些新发现表明西藏的恐龙学研究还有很大空间。随着研究深入,其在科研和科普方面的价值将进一步体现。”邢立达说。
- ·粤皖联动!广东省安徽商会走进科大硅谷
- ·6月30日,G78汕昆高速公路北斗服务区关停封闭!
- ·提高隧道异常事件发现处置效率!这个项目,获奖!
- ·梅州移动打造“适老服务流动站”,提升“银发族”获得感、幸福感
- ·大型综合性养殖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下水 配备多种智能化系统
- ·梅州伊利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 ·梅州市民政局开展“社区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
- ·增强消防应急能力!客都文旅公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 ·4月4日全国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302.61万人次
- ·2∶3不敌沧州雄狮!梅州客家六轮不胜
- ·市委统战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童心向党,百米长卷绘团结
- ·梅州10件作品上榜2022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获奖名单
- ·为生命编写“细胞家谱”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 ·讴歌新时代 唱响劳动美!广东工人艺术团走进玉水硫铜矿
- ·交卷,下一站见!2023年广东高考圆满落幕
- ·中超第10轮上演广东德比,梅州客家遭深圳队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