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饲料企业产量20强出炉!已占全国总量62%!
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有望突破3.1亿吨。炉已量尽管原料成本压力在去年有所下降,占全但在养猪产能过剩、国总整体行情低迷的饲料背景下,各大饲企在2023年的企业强出市场竞争同样激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量据《农财宝典》新牧网最新统计,2023国内TOP20饲企的饲料产量总和预计达1.9亿吨,约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2%。
TOP20饲企生产全国62%饲料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2.87亿吨。据此估算,去年全年饲料总产量或超3.1亿吨,同比增长3%左右。AG超玩会
根据《农财宝典》新牧网最新调研数据,国内TOP20饲企2023年的饲料产量总和预计达1.9亿吨,约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2%,具体可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为饲料产量超1000万吨的企业,共7家,包括新希望六和、海大、牧原、温氏、双胞胎、正大和力源。
第二梯队为饲料产量500-1000万吨(含500万吨)的企业,共6家,包括禾丰、通威、唐人神、大北农、万洲国际和东方希望。
第三梯队为饲料产量270-500万吨(不含500万吨)的企业,共7家,包括亚太中慧、南宝、傲农、安佑、布恩、扬翔和天康。
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调研,2023年新希望饲料总产量预计在2800-2900万吨,稳坐头把交椅。在2024年1月初举办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新希望表示,公司每年饲料销量在2800多万吨,利润为14-15亿元。为平稳穿越猪周期,近期新希望主动修复资产负债表,引入战略投资,将白羽肉禽、食品相关业务剥离,把战略聚焦于饲料和养猪相关业务。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日前接受财新专访时表示,此举本质上是为了更持续和更平衡的发展,做到战略更集中、资源更集中、管理更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海大集团、双胞胎和力源等老牌饲企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其中海大2023年饲料总产量预计达2500万吨,同比增长15.47%,外销量约2300万吨,外销饲料体量有望跃居全国首位。2023年前三季度,海大饲料外销量达1664万吨,同期新希望外销量为1594万吨。
强者恒强:TOP20企业饲料总量4年暴涨58%
近年来,受非瘟影响,饲料产业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全国饲料总产量节节攀升,且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
饲料产量是观察各大饲企市占率的切口。记者统计发现,2019年,国内TOP20饲企的饲料总产量约1.2亿吨,占当年全国饲料总产量约52%,而到2023年,这一占比预计达62%。2019年-2023年,TOP20饲企的饲料总产量从1.2亿吨增长至1.9亿吨,涨幅达58%。
几年间,TOP20饲企排位发生显著变化。以前10强为例,海大、牧原超过温氏跃居排行榜前三,双胞胎、力源冲破千万吨级别大关,通威达到800万吨级别且排位上升1名,唐人神迅速增长挤进10强。
强者恒强,是当下的饲料业格局,也是未来的行业趋势。
数据显示,2023年TOP20饲企中,第一梯队企业即前7家巨头的饲料产量总和便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41%,第二、第三梯队13家企业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1%。而在2018年,前7大巨头的饲料总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不到30%,年产饲料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也仅有4家。
观察TOP20企业的饲料产量增长情况,海大、双胞胎和力源的增速居于前三。2018年-2023年,海大饲料产量从1070万吨增长至2500万吨左右,增加了1430万吨,增速达134%,成为饲料总量增长最猛的企业。
急剧变化:猪料总量增长最猛
2018年-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从2.4亿吨增长至约3.1亿吨,增长约29%。深究饲料行业变化,近年饲料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加速,全价料需求迅速提升。
分养殖动物品种看,猪料和反刍料是主要的增长点,其中猪料的总量增长最猛。2018年-2022年,猪料产量从1.04亿吨增长至1.36亿吨,增长约30%;蛋禽料产量从2845万吨增长至3211万吨,增长约13%;肉禽料产量从6998万吨增长至8925万吨,增长约28%;水产料产量从2196万吨增长至2526万吨,增长约15%;反刍料产量从1017万吨增长至1617万吨,增长约59%。
广东旺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世强表示,非瘟发生以来,猪预混料、浓缩料市场需求下降,而全价料需求迅速增长。一方面,生猪养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猪产能得到极大的释放;另一方面,非瘟使行业更重视饲料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自配料需求有所下滑。
在生猪产能维持高位的背景下,2023年前三季度,猪料产量再创新高,产量达1.07亿吨,同比增长10.3%。同期,全国反刍饲料产量达1203万吨,同比增长3%。
安佑集团反刍料业务线产品总监崔振亮认为,反刍料领域是饲料工业为数不多的蓝海市场。伴随牛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及肉类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刍饲料领域成为近年各大饲企开拓市场的重要方向。
回归主业:饲企从转型养猪到重视饲料
为延伸产业链,饲企跨界养猪并成长为农牧巨头已非新鲜事。TOP20饲企中,至少有16家企业布局养猪。此外,在《农财宝典》新牧网调研统计的全国能繁母猪数25强企业中,有13家企业都曾依靠饲料起家。
尽管各大饲企具有原料成本优势,但在养猪行情低迷的阶段终逃不过巨亏的劫难。2023年前三季度,受养殖业绩拖累,新希望、唐人神、大北农、傲农等多家饲企纷纷陷入巨额亏损。
记者统计部分农牧巨头的生猪出栏情况发现,2023年生猪出栏量超1000万头的有牧原、温氏、新希望六和、双胞胎和正大,5家企业生猪出栏量合计1.31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出栏生猪约7.27亿头,可以发现5家农牧巨头2023年共出栏全国约18%的生猪。
此外,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42万头左右,同比下降5.7%,基础产能合理调减,为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的101%。当前生猪产能去化加快,且春节假期将至,或进一步提振消费需求。穿越凛冬,迎来春天的曙光,或许这是养猪业短暂复苏的信号。
当然,在这轮猪周期交纳的巨额学费中,各大饲企重新认识到饲料主业的重要性。饲料业务作为多家农牧企业保障资金流的关键,受到新希望、大北农、唐人神、禾丰、天康等饲企巨头的高度重视。
近期,大北农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便谈到,饲料业务现阶段是逐步做联合体发展,实行工厂满产战略,2023年探索方法,2024年逐步铺开,2025年成长突破,目标是实现销量突破1000万吨。
早在2022年,天康便要求公司饲料部门回归主业,而禾丰在介绍三年战略规划时也提到,公司工作重心回归聚焦饲料主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业务着重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急于求成。
狭路相逢谋者胜。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饲料行业洗牌不会停止,企业只有具备稳健且可落地的战略规划,才能一路繁花。
【作者】刘鑫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新牧网
- ·村落子排涝“引水归河”,雷岭镇首批援建夷易近生名目落地
- ·梅州国际无水港建设进度刷新!预计今年内完工交付使用!
- ·2022年市直民办学校初一级免摇号录取人员及报名资格最终审核结果出炉啦!
- ·节约用电倡导绿色生活,梅城商场、酒店和居民小区开启“省电模式”
- ·报名开始!广东农博会就非遗美食街、网红集市宣告征集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五涨四跌!宝新能源涨幅和振幅最大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梅州3人入选2022年广东“最美农安卫士”
- ·梅城一处缆线成“绊脚绳”,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
- ·发挥“头雁”引领熏染 减速实现富夷易近兴村落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博士带你探索自然夏令营”开营
- ·这个《规划》印发!到2025年,梅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覆盖率要达100%
- ·补录学校名单公布!梅州多所高中18日开始征集志愿
- ·广州市从化区:抢抓农时春播稳粮,招引24个名目增农业睁开后劲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 “梅州日报小主持”开班啦!
- ·党代表回基层丨省党代表徐淑斌积极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推进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 ·最高682分!梅州2022年第二批高中学校补录分数线汇总来了
- ·村落子排涝“引水归河”,雷岭镇首批援建夷易近生名目落地
- ·梅州印发建议函!对这些涉疫地区来(返)梅人员,立即开展排查!
- ·“有路行”→“行好路”,梅州农村公路大“变身”,群众直呼给力!
- ·梅州市疾控中心提醒:从高、中、低风险区来(返)梅人员,请主动报备
- ·外来媳妇引产业到“婆家” 带领村民种植药材共致富
- ·上半年梅州农产品出口同比增44.3%!梅州海关助力苏区农副产品更好更快“走出去”
- ·这里的水,不一样!6月份水质“梅指数”出炉→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梅州3人入选2022年广东“最美农安卫士”
- ·钻研广度拓展至全天下!我国对于茶树基因组钻研取患上严正突破
- ·一次都不用跑!梅州快递企业备案分支机构,全流程网上办!
- ·广东今世化陆地牧场“上新”,115万尾硇洲族大黄鱼繁育乐成
- ·筑牢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2022反诈系列宣传活动暨“农商反诈宣传队”授旗仪式举行
- ·这几天,感觉就亿个“热”字!@梅州人,更热的还在后面…
- ·银保机构联手宣传金融知识!梅州举行“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佛山优异打造地域品牌,增长天下渔业绿色循环睁开试点建树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五涨四跌!宝新能源涨幅和振幅最大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 “梅州日报小主持”开班啦!
- ·节约用电倡导绿色生活,梅城商场、酒店和居民小区开启“省电模式”
- ·赴美上市倒计时!霸王茶姬获证监会存案
- ·梅州日报小记者2022年夏令营“博士带你探索自然夏令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