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梅州园区固投和规上增加值两年平均皆两位数增长
今年一季度,今年加值皆两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7%,首季上增比2019年同期增长34.5%,梅州九游两年平均增长16.0%;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7%,园区比2019年同期增长22.1%,固投两年平均增长10.5%……
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一季度的和规“开门红”,彰显出我市积极抓好园区提质增效、两年推进项目建设的平均成效。今年来,位数全市工信系统高度重视园区(集聚地)提质增效工作,增长按照“产业兴市、今年加值皆两九游项目为王、首季上增园区为母、梅州企业第一”的园区工作要求,细化工作责任,固投狠抓工作落实,力促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好头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优质项目落地投产促发展
走进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只见各大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塔吊高耸、长臂挥舞、机声隆隆,处处涌现出园区生机勃勃的发展图景。在圣戈班高端汽车玻璃生产项目现场,一块块高端汽车玻璃有序下线,展示出广梅园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圣戈班高端汽车玻璃生产项目是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手、合资兴建的创新型产业项目。该项目的投产是今年一季度广梅园借力穗梅产业共建、加速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缩影。今年3月底,广梅园梅州高新区·广梅产业园举行2021年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活动,涉及20个项目,涵盖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大健康、新材料、基础配套、双创空间等领域,吹响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的“集结号”,掀起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高潮。
“今年一季度,我们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38.18%,两年平均增长17.31%。”广梅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产业园区(集聚地)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创新转型的生力军,优质项目是园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广梅园一样,今年来,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发挥主要功能,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项目落地,为工业经济发展储备新动能。同时,主动作为加强服务保障,力促落地项目加速投产达效,全力推进我市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产业园区(集聚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01.69亿元,同比增长50.09%;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7%,高出市预期目标(12%)7.47个百分点;共引进入园工业企业项目28个;新增落地动工工业项目14个,为我市延续稳健向好的发展势头提供新引擎。
建好园区平台聚集企业强后劲
3月31日,广梅园科创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和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广梅园校区综合大楼等一批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动工,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产城人融合协调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动工建设,将在新扩园区及东台生态园范围内实施土地平整、道路、水沟、供水、供电、路灯、绿化、污水管网、标准厂房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园区(集聚地)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来,我市以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产业园(集聚地)建设,为企业和项目提供便利的生产经营条件,让企业和项目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至目前,全市10个产业园区(集聚地)全部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建设总规模累计达到80025.12亩,共建成工业标准厂房80.74万平方米,共有就业人员9.94万人,成为新一轮发展投资创业的热土和梅州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梅州日报记者:严海苑
通讯员:李秋梅 郭力栋 甘祝军
编辑:罗欢欢
- ·夏日进补公平时!“火炙羊肉酒”,你吃过吗?
- ·热血江湖私服发布网,热血江湖私服的发布站哪个比较好
- ·共享中国机遇 实现互利共赢
- ·天龙私服门贡反卷代码,天龙私服门贡反卷代码的新标题可以是门贡反卷新代码
- ·梅州一企业落选!2024年度广东农安信誉4A级破费主体名单出炉
- ·dnf漫游pk视频,PK视频:战斗的艺术,铁血豪情的较量
- ·天龙八部私服发布网武当加点,武当加点天龙私服发布
- ·dnf华丽的曲玉,DF华丽曲玉:魔法世界的神秘魅力
- ·梅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睁开总体养老金政策宣讲行动
- ·雅安市名山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指挥部关于全面加强部分区域(蒙阳街道、蒙顶山镇)社会面管控的通告
- ·顶牛论坛:激荡思想碰撞,开启智慧风暴的战场
- ·赛尔号卡鲁耶克怎么融合,赛尔号卡鲁耶克,融合的神秘力量!
- ·咱们“结业”啦!梅州日报小记者春天班“职业体验营”美满结营
- ·天龙sf怎么自动附近喊话,如何让天龙sf实现自动附近广播
- ·23.98万亩!广东启动松材线虫病飞机防治
- ·去年以来,广州超300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破产前调解机制“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