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翻了二十倍!深汕解锁稻蛙种养循环模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模式”走进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大安村的产值水稻基地,入目的翻倍便是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肥硕的深汕AG超玩会入口黑斑蛙在田间休憩,偶有被声响惊动的解锁蛙“扑通扑通”跳入稻田水洼,田野中绿油油的稻蛙水稻正在茁壮成长。
稻在田中长,蛙在稻中叫。
今年是深圳市深汕华瑜良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瑜良品”)在大安村发展稻蛙种养系统的第三年,通过种植与养殖相互交汇的方式实现有机循环,打造立体生态种养区,水稻产值“逐造增加”。据负责人钟梓源介绍,稻蛙种养系统产值是普通种稻产值的20倍。
稻香蛙鲜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蛙种养结合模式是一种人工构建的集水稻种植与黑斑蛙养殖于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水稻为黑斑蛙提供栖息环境,成蛙捕食稻田内的害虫,蝌蚪摄食浮游生物、附着藻类、杂草等,减少水稻病虫害;黑斑蛙的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形成了良好的稻田能量循环和生态平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产出原生态、无污染的优质稻米和蛙肉。
与完全的生态自然循环不同,大安村的稻蛙种养系统还利用了企业的产业闭环。“我们与深圳一家环保公司合作,他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黑水虻,是这个系统里黑斑蛙的主要食物。”钟梓源介绍道,通过稻蛙种养循环,水稻基地基本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水稻基地基本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蛙种养系统一年两造,第一造为稻蛙共养,第二造由于气候原因只种水稻。“目前养殖蛙的主要品种为虎纹蛙和黑斑蛙,其中黑斑蛙田头价17-20.5元/斤,每亩产量10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到2万元,与纯水稻种植相比增收可观。”钟梓源说,目前基地稻蛙种养面积约70亩,收成不错,“稻米品质较高,销售价也有10元/斤。”
生态种养
稻渔互促,绿色发展
除了提升产值以外,稻蛙种养模式还可以利用生物间平衡互促关系提升地力。“我们前期通过水稻种植实践及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发现,新耕凿水田土壤存在砂性过强、有机质偏低、酸化及养分不均衡等问题。”钟梓源表示,通过稻蛙种养系统结合水生动物养殖与种养生态互补循环的特点,结合田间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措施,可改善士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障碍因素对水的影响,提高耕地地力水平。
除了稻蛙种养系统外,华瑜良品还培育了部分鸭稻共养系统,不过由于鸭子产值较低,将逐步替换为稻蛙种养。“我们计划扩种稻蛙种养系统面积,预计扩张到200亩。”钟梓源表示,公司将与大安村紧密合作,以稻蛙种养为抓手,拓展产业链发展,通过产业融合、产业带动、土地流传等一系列动作,助力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实现“联农带农益农”的互利景象。
【记者】刘涵 实习生施茵茵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棒!梅州兴宁运规画张楚玲2024天下跆拳道大满贯挑战赛摘银梅州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结果揭晓 ,这22个镇(街)“优秀”!梅州42名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集中“充电”,开拓乡村经营思路!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梅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学举办世界睡眠日义诊宣传活动清静知识来“敲门”!梅州睁开喧猖扬“五进”之进村落子行动为绿充“植”!市供销合作社开展“千村增绿先锋行”植树主题党日共建活动“一对一”结对共建 “手拉手”共绘绿美!梅州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为乡村增绿添彩在梅州,转角遇见“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思政第一课”在黄埔军校开讲金融消保在身边 权益保障防风险!梅州举行2024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思政第一课”在黄埔军校开讲
- ·加速跑!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国高网段成功架设首片预制箱梁
- ·清明节假期将至,梅平高速发布清明期间出行指引
- ·共建“读者林”“地质林”!梅州日报社联合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开展植树活动
- ·300余名全运会志愿服务培训讲师集训完成,共同为“小海豚”赋能
- ·广东春季高考3月27日至4月3日招生录取
- ·一通感谢电话,一面锦旗,一件暖心事…
-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在京接受多家外地媒体采访:为发展建言 为梅州代言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今日开启,返乡高峰为1月23日至27日
- ·祝贺!梅州17个工作室入选新一轮省“四名”工作室
- ·助力绿美乡村建设!揭博高速掀起植树热潮
- ·梅州42名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集中“充电”,开拓乡村经营思路!
-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
- ·第四批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梅州)项目授牌
- ·邮迷们快看过来!2024全国生肖集邮“走进广东梅州”活动今日启动
- ·阳春三月 梅城街头木棉花开红似火